首页

冰时代芮萁女王

时间:2025-05-25 22:02:32 作者:(神州写真)低空经济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浏览量:80478

  中新社重庆5月24日电 题:低空经济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作者 张旭

  调试设备、充电、固定绳索……在重庆江津花椒园旁,无人机驾驶员(俗称“飞手”)谭燕利落地操作遥控器,吊运花椒快起快落。不多时,花椒便载满货车。现场“看稀奇”的人不少,甚至有人抱着孩子来看。

  在江西和四川吊运竹子、在云南给水果施肥、在贵州和西藏把光伏板“瞬移”......“飞手”们带上无人机、发电机、对讲机等等设备,走南闯北完成各式各样的业务。随着低空经济日渐发展,无人机“飞手”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

5月18日晚,一场无人机灯光秀展演结束后,2001年出生的无人机飞行工程师陆子祥(左)与团队成员操作无人机返航。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一位曾在重庆从事“跑马帮”行当的谢姓人士说,“无人机吊运出现后,我准备转行了”。“跑马帮”是指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环境里,通过骡马运输货物,解决货运“前后一公里”问题,而现在,“牵着骡马干一天的活儿,无人机吊运一小时就干完了”。

  27岁的廖寿兰做“飞手”已约半年。她会用社交账号“重庆最强女飞手”作直播,“分享无人机吊运日常,随时在线接单”,其抖音粉丝已有5.9万人。

  在重庆中天空中科技有限公司内,总经理陈非凡不断接到咨询电话。他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公司旗下的“空中驾校”已培训学员上千人次,有些学员已经自主创业。

  据陈非凡介绍,考取无人机驾驶执照需完成实践飞行、综合问答、地面站等项目,其中“地面站”项目是用电脑控制无人机盲飞,需要应考者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空间想象能力。

  “只要用心的年轻人,(考试)应该都能过。”廖寿兰说,她从开始学习到考取执照,花了约20天。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22.5万本。另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显示,中国现有无人机“飞手”培训机构2000余家。

  陈非凡认为,“至少在三年内,无人机‘飞手’仍是蓝海”。这些“飞手”可从事吊运、植保、测绘、电力巡检、航拍等方面工作。从目前市场反馈看,吊运的热度较高。

  根据现有市场信息,飞手的薪资水平因经验、地区和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多者可达每年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

浙江杭州一家机动车驾校开辟无人机执照考试培训业务,面向低空经济各类业态输送“飞手”人才。图为近日,相关学员为无人机更换电池等设备。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近年来,多地官方对“飞手”技能培训及人才进行补贴。如广东珠海支持低空经济企业人才申报“珠海英才计划”,落实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海南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对主基地在当地的飞行培训机构,按照其在海南培训并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执照的人员数量,给予资金支持。

  此前经教育部官网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六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于2025年启动首次招生。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航空学院院长王永虎称,其所在学院与社会多方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通过增设“低空飞行器适航维修”等专业模块,与产业需求“零时差”对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逾万名跑者“穿越”古都感受文化魅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制定了一批顶层设计改革方案,推动“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巡礼】尝到了和谐带来的“甜头”

当日,由中国龙狮运动协会、陕西省体育局和汉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国际(汉中)龙狮争霸赛启幕,来自中国、巴西、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毛里求斯、卢旺达等国家和地区的22支队伍、300余名运动员参赛。在为期两天的角逐中,选手们将展开南狮高桩自选套路、舞龙自选套路、传统南狮、北狮自选套路等多个项目的比拼。

共庆新春佳节,华侨华人唱响“龙的传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 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出现强降雪。据中央气象台数据,2月15日8时至16日8时,阿勒泰、塔城等地大到暴雪,阿勒泰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最大降雪量45.5毫米。

安徽黄山:古村春意浓

报道称,总体而言,调查发现,生活在城市中的美国人比生活在郊区或乡村的人更有可能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污染威胁感到担忧。但是,调查所呈现的种族差异并非因为少数族裔生活在城市的人比较多。

数字乌镇之变:“触网”十年 不止水乡

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8.3%,货运量增长7.5%,彰显了实体经济“回暖升温”势头。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看来,超大规模的本土市场、极其完善的产业环境、优秀出色的工程师队伍和人才资源、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让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相信,今年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将给其他国家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